宅家期间陪伴的味道 | At Home

 

回想一个半月以来,陪伴孩子的时光,作为一个自由散漫又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妈妈,学到的是无论和孩子在一起做什么,重要的是以孩子的快乐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在疫情期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多,平日里的桌游,在需要丰富整天空闲时也显得苍白无力。还能做点什么呢?
包饺子,做蛋糕,我们在家务中,寻找快乐。除夕夜,我不急不慢地对孩子说:“要不要来包包饺子啊,很好玩哦。”(其实心里很想让孩子参与,但是又不想适得其反) 哟吼,邀约成功!他拿出一张皮,然后放一点馅,先对折,捏捏捏,然后把两边往上挤,再捏捏捏。整个过程的重点,都是在“捏”这个字上。过了几天,孩子又开始催促我和他一起做蛋糕,我们把作品取名“莓之爱蛋糕”。我很喜欢给孩子做东西吃,我相信食物里面有爱,有温暖,我想在陪伴中,给他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一些简单随意创造的小游戏也可以起到好效果。有天,中午做完饭后的疲倦,让我下午打不起精神,孩子吵闹着让我陪他玩,我敷衍地说,那咱们在床上玩游戏吧。我开始随意编各种游戏,如:“你做我摆”,“小毛毛虫答题前进”等。我可以懒在床上不动,小家伙却玩的起劲。一周后,他再次提及这些胡编乱造的游戏,让我很惊讶。原来自己觉得偷懒的游戏,在孩子的心里却十足有趣。
所以,无论玩什么,请以孩子的快乐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Yin Jing

Picture1.jpg
Picture3.png
Picture2.png

2020的初始,孩子们欢欣雀跃迎寒假,大人们沉浸办置年货走亲访友的计划里。在金鼠即将敲响新年钟声之际,因为一个病毒的入侵,从湖北的武汉到祖国的各个地区打响了一场无硝烟的战役。也因为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蔓延,让身在重庆的我们与孩子从新年的一月到初春的三月共度了一场始料不及的“长假期”。
非常时期的非常暗语
“辉,距离产生美哦”每当这句话在儿子的耳边响起小家伙的脑袋就会呼呲一下拉开与眼前电子平板难舍难分的距离。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大人们最怕的就是电子产品会孩子视力的伤害,于是在这个非常时期就有了我和儿子特有的非常暗语。
“辉,要小口再小口”儿子只要听到老妈这句暗语时就知道是在提醒他时不时要多喝水。这次猛烈的疫情让我们更加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免疫力的提高离不开我们平时对生活好习惯的坚持,常喝白开水才不容易感冒,儿子也在非常时期的非常暗语提示里慢慢建立起了健康生活好习性。
那些美丽的逆行者
“妈妈,您看,左飞阿姨画的这几幅画!”儿子拿着手机兴奋跑到我身边,他在朋友圈发现了我好友在疫情期间有感而发的几幅写生图。因为这些美丽的逆行者,我给儿子讲述了这几幅图的故事,我们在一起分享交流了生动的一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谁是最可爱的人?儿子知道了除了魏巍笔下最可爱的解放军战士们还有在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与病魔抗争和时间赛着跑的勇敢英勇的逆行者们!
后来每当新闻频道出现白衣天使和患者之间温暖故事画面时,儿子就会肃然起敬很认真地望着电视,或许在这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里,在他小小的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颗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临危受命,什么是用心去温暖心系着患者的工作热情……种子,这些都是书本里没有的,却是最宝贵的课程。
结束语
和孩子一起共度的这场始料不及“长假期”仍在继续,这个“长假期”让我们懂得了加强锻炼,珍惜身体。关注着每日疫情,感受着湖北武汉一线白衣战士们和病毒战斗的故事,也让我和孩子珍惜着这段亲密共度,一起成长的亲子时光!——重庆学生家长柏晋

 
Picture5.png

疫情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带来太大改变,但也影响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孩子在家中上网课,公司没能正常复工,所有工作在线上进行,因此也深深感觉身边有许多和我们一样的人和家庭,存在同样的问题和困难,于是我们连接海的那边的马来老师,带着孩子和家长们做家庭戏剧陪伴活动。听经典故事,创作自己的故事、绘本,聊聊孩子们自己眼中的疫情,做自己的家庭亲子小剧场,在自由的陪伴中增进亲子关系,在轻松的戏剧活动中疏解紧张情绪,懂得感恩和珍惜当下平凡又幸福的生活,疫情对于每一个人既是挑战和困难,也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洗礼。感恩每一位在疫情中付出努力的人!每一个人都是这场战役中的战士!——福州蜗牛

《疫情期间我们的转身》因为疫情,老师转身主播,老母亲转身老师,但神兽还是神兽!作为上班族的我,终于迎来了理想的工作状态,在家办公。别听电视剧里,说什么白领朝九晚五的工作,哪里是朝九晚五?!我们的常态是朝八晚八(指离开家及回到家),这还不包括,晚上要开俩电话会议。所以,你能理解,一开始我们听到可以在家办公有多开心了吧!故事刚刚开始...... 我们忘记了神兽(娃)也在家“办公”!于是每天你的工作中,除了不停的电话会议外,还多了娃上百次的呼唤—妈妈 妈妈 妈妈 ...... 一开始,我还可以忍住,回答他的问题。现在,就变成了,训斥 — 妈妈在开会,你不要打扰妈妈。后来 一想,娃也不容易,咱们大人一天,围着电话会议转。娃,只能围着父母转。于是我开始调整心态,争取不被他“惹怒”,心中默念,亲儿子。故事2: 学习。寒假计划,因疫情影响,架子鼓,打篮球都受到影响,取消了。好在提前上了滑雪训练营。于是我迅速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线上英语学习。想着,别给他放羊,他还挺喜欢的。谁知道,这开学时间推迟了一个月。老母亲又开始琢磨?给他报点什么课?感谢伟大的互联网线上教育,让我们的选择非常多。我嘀咕了好几天,最后决定,还是让娃走自己的路吧。别一味报班了,这简直是难为自己。每天规定了一些Must Do (小小的),然后就是自我阅读及锻炼身体。我对自己说,我希望儿子是一个有独立思想且与众不同的孩子,那么在教育上也要保持自己的与众不同。——北京家长神经蛙210

最近因疫情不能出门,一天要陪娃玩无数个游戏,一下子就把我的积累和智慧掏空,眼看娃天天趴垫子上玩积木,都快肥了,我赶紧把足球找出来,且构思了方案​:
活动目的:运动+出汗
活动程序:1,热身;2,练习左右手传球;3,用脚踩停运动中的球
活动实施:
1,用指令游戏完成热身运动。
我告诉他A代表转头,B代表耸肩,C代表活动脚腕,然后发出依次ABC or BAC的指令,让他做动作,若错了会有挠痒痒的惩罚。然后用别的身体部位的热身活动替换A,B,C,的内容,如此,大概两三轮之后就完成了全身的准备活动。
接下来,我把自己和孩子身后分别绑一个围巾,美其名曰尾巴,于是互掐小尾巴的游戏开始了,不一会儿,慢跑十分钟的任务顺利完成。
2,我拿出两个球,一人分一个,一起给球取一个名字,开始讲“故事”,告诉他球睡着了,需要左右换手,然后一边做换手动作一边唱《are you sleeping》,唱完告诉他球醒了,需要运动一下,然后把球放到地上围着身体转圈,并在背后完成换手动作,边做边唱唱着《the wheels on the bus》,最后把球扔出去,告诉他,球变成了淘气的小老鼠,要去偷油缸了,我们必须踩到球,以阻止它​的偷油行动。球变成“淘气小老鼠”之后孩子就来劲了,大概来来回回玩了几十次,直到满身汗才停下...略微休整之后,我拿出打印好的足球简笔画,一起涂色,然后剪开做成拼图,又重新拼回整个足球,这个活动持续时间长,但由于他心情很好,平时不爱的涂色,剪纸的他也兴致勃勃的完成了所有,真是完美的足球之夜​。

在带孩子的实践中,会发现有心摘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常常发生,比如看病毒绘本,想告诉他洗手的重要性,结果他萌生了当医生的想法。教他唱关于​手指的歌谣,他学会了数数。玩单词指认游戏时莫名学会了单脚跳,看毕达哥拉斯装置的科普纪录片突然引发了他用彩铅摆图案的艺术​兴趣。又或者只想他出一下汗,他却真的对足球产生了兴趣​。玩过无数个失败和成功的游戏之后,老母亲终于明白了,实施分科教学只是成人的一厢情愿,对于儿童来说,只有两个词:好玩和发现。希望在疫情结束的时候,我们都增进了育儿的智慧。——张燕妮